梦想文学网 > 修真好无聊 > 第22章 传道

第22章 传道


  正所谓:慢工出细活,欲速则不达。
  立夏自然懂得这个道理,知道炼牙将会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,只不过他没料到的是,这小小的牙神经,居然会如此疼。
  常言道:牙疼者,茶饭不思,入夜难寐,生不如死。立夏这下算是体会到了。
  有别于其他牙疼者的情况,立夏并不是牙齿发炎造成的,而是因其引导到牙髓腔内的灵气,无法彻底驾驭,导致其时不时撞上牙神经而导致的。
  也许正如太华古书《孟子》中所言:“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”
  立夏要想炼成这五雷仙牙、九字真牙,必然要经历牙疼这一关,并且会一直持续到“第三磨牙”萌出后才可以停止。
  一想到这样的牙疼生活,可能会一直持续到二十几岁,立夏自然欲哭无泪。
  既然是自己选择的,那便咬牙坚持下去吧!正如那几位杀马特少年一样,虽然误入歧途,但也并非朽木不可雕也,至少敢作敢当,说话算数。立夏又岂能被他们比下去?
  于是乎,这炼牙的过程,将一直持续到立夏18岁时,“第三磨牙”彻底萌出之后。
  尽管刚开始的时候,牙神经总是作怪,疼的立夏差点就放弃这个计划。但好在疼久了,这神经也似乎因为持续锻炼,变得更加强壮了,所以牙疼的感觉也逐渐下降,以至于立夏对疼痛的忍耐力明显强于常人。
  举个例子,常人若是握手时,突然被静电击打,会瞬间下意识的缩手,但立夏却能稳住手,不让受到惊吓的神经,做出退缩的反应。
  太华古语有云: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。”所以对于立夏而言,这牙疼也是有好处的。
  日子如常,勤学照旧。
  太历3007年2月4日(太华古历之立春),岁首之节,冬藏之末,大地回暖,阳气轮涨,万物生长。
  大清早的,趁着春阳暖人,刘道长便拖着立夏,去了青真山主峰老霄顶。因为还有十几天便是除夕春节,所以这些日子基本上没有游客再入山游玩。
  是以绝顶之上,只有孤单的老君阁,巍然矗立。
  此阁:顶圆基方,寓意天圆地方;八层八面,层兀八角,对应八卦方位;形如塔,尖顶天,中叠三宝,天、地、人,三才也。
  阁内塑像,参考太华近代徐大画家青真遗作《紫气东来》图,匠心独造。
  塑老君骑牛之像,合高十六米,精铜包里,赤金镀表,圣光奕奕,栩栩如生。
  “师兄,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事要交待么?”立夏一边跟着刘道长登山,一边询问道。毕竟立夏在山中生活已有六年多,自家掌门师兄除了要紧的事才会带上他外,寻常小事都没有让他参与。
  刘道长回头解释道:“小师弟,今天这日子巴适,正好可以传你咱们道家秘术了。”
  原来这段时间,刘道长看到立夏在大量阅读、参悟山中的道家典籍,以为立夏是想学点有用的东西,所以焚香禀报了祖师们,在得到诸位祖师的同意后,于是决定在“立春回阳”这天,亲自将一些道教秘法,代师传授。
  立夏听到要学秘法了,自然是心情激动起来,这爬山的步伐,不经意间快了许多。
  不多时,师兄弟二人便来到了峰顶老君阁前。
  此时正逢大日腾空,紫气东来之际,此方天地仿佛是喜悦立夏的到来,将老君阁渲染的金光灿烂,更有春风抚身、鸟语相伴。
  二人整理衣冠,入阁恭敬、虔诚叩拜老君祖师后,方才来到阁前台阶下、香炉鼎前的平台上。
  立夏眼神灼热的看着刘道长,一副“你快教我呀”的表情,令刘道长颇为享受,心中不禁沾沾自喜道:“师弟果然还是崇拜、敬仰我的。”
  刘道长装模作样的轻咳两声,放置好前几天准备好的笔墨纸砚桌,正式开讲、演示:
  第一讲,巫与道。
  人源星上古之时,全球各地,皆以“巫”为尊,是以东方国家有祖巫、大巫、灵巫、巫医等说法,西方国家有黑巫、白巫、男巫、女巫等称谓。
  且看这“巫”字:上“一”为天,下“一”为地;中间的竖“一”为天地之间的桥梁,两人代表“阴阳”“公母”“众生”,等等。
  因此,这“巫”在上古之时,便是天地鬼神和世间凡人进行沟通的媒介者,其言可上通天听,其语可下达地旨。
  故太华上古时期的“巫文化”,极为昌盛,有“灵山十巫”之记载。
  太华奇书《山海经》言:“有灵山,巫咸、巫即、巫盼、巫彭、巫姑、巫真、巫礼、巫抵、巫谢、巫罗十巫从此升降,百药爰在。”
  直至“绝地天通”,神权与皇权合并于一身,使历代帝皇成为这世间唯一合法且最大的“巫”。
  但从修真的角度而言,“巫”也不过是修真路线之一。在“巫”盛行于太华上古之前、之中、之后,其实皆有修道之人,或为得道高真,或为隐世仙神,常人难觅。
  直至道家黄老之学广教于民(黄老,指太华上古黄帝和太华春秋老子),而后信道者聚众为教,才有道教一脉。
  问:道教起源于“巫”么?
  不是!
  再问:道教有学习、参考、借鉴、改良“巫文化”的某些东西么?
  有,但不多,适者生存。
  终问:太华道教正式诞生时间?
  太华东汉时期,“五斗米道”可为太华第一代有信众基础、基层架构、管理体系、传承来源、仙神撑腰、皇权封授的合法道教组织。
  第二讲,指与诀。
  太华上古之时,并无指诀之说,正如“九字真言”一样,是“封巫”之后的数千年间,太华境内的修道者们,在“绝地天通”之事后,自行研究、实践、总结、传承下来的,是对道教体系内容的丰富。
  太华古卷《道法会元》中云:“诀目者,生于神机而运化,修仙炼真,降魔制邪,莫不基之于此”。
  因此,指诀作为太华古国道教道法基础之一,与步罡、祝语、符箓等,共同组成了太华道法的基本“形态”。
  简而言之,这指诀有三大用:一是“召神”,向虚无缥缈的神灵表示尊敬;二是“御灵”,对可控能量灵体进行镇伏管控;三是“载道”,将自身所修之道承载、发挥。
  常见指诀如下:
  1、道指:左手中指和无名指向内弯曲压紧,大姆指扣压住中指及无名指指尖,余下两根手指伸直。
  左右手均同。作法时常用。
  2、三清指:左手五指的指尖先全部朝上,再将中指及无名指收弯扣入掌心,最后呈大姆指、食指、小指这三指朝上伸的形态,此指诀即成。
  左右手均同。捧净水、点符水时常用。
  3、剑指:左手食指、中指伸直,无名指和小指向内弯曲,或大拇指上压于无名指和小指,或大拇指下藏于无名指和小指,前者上压为道剑出鞘,后者下藏为藏剑不出。
  左右手均同。威慑、攻击虚灵时常用。此指在太华道教修行者中常用,可敕符,亦可虚空画符。
  4、五雷指:左手五指均收伏于掌心,且指甲尽量不外露,呈紧握拳状。用时捧起“哈”一下,口敕“打”,同时跺脚向前用力跩,一气呵成。
  左右手均同。常用于辟邪化煞、五雷制灵。
  5、金刚指:左手无名指沿中指的指背贴紧弯曲,食指弯曲勾住无名指的同时指尖向下,大拇指斜卧弯曲于掌心,小指正常收伏于掌心,独留中指笔直朝上,终呈四象护卫、金刚独降之形。施展此指诀时,须抬手置于肩上约一尺处。
  左右手均同。常用于各类法事、敕符。常人难以掐出此指诀。
  6、八卦指:双手各拇指对称交错,一正一反,呈八卦之形。
  常用于各类法事,有敕安八卦、破煞御邪之效。常人难以掐出此指诀。
  7、太上指:下手竖立,上手横卧,十指纠缠,以指形呈“太上”二字。
  常用于敕令神兵,得道祖加持。常人难以掐出此指诀。
  8、请神指:不可详说,怕好奇者误用。
  指如其名,常用于请神之事,切勿模仿。常人难以掐出此指诀。
  此外,刘道长还一一演示了“北斗印”“太极印”“五岳印”“降鬼扇印”“反天印”“雷祖印”“单双白鹤诀”等,暂不概述。
  以立夏之理解,他认为这指诀,每个都有所不同,就像是与仙神约定好了的密码,当修行者正确使用时,就会被仙神感应,并决定是否产生对应的效果。
  而构成诀目的,主要是诀文(两只手的各部分之间的掐捏部位)和特定勾连方式。
  例如,简单的指诀,只需掐一个或几个诀文;复杂的指诀,则需要按照标准顺序,变换多个掐捏部位,或是同时掐定几个诀文。
  第三讲,祝语与符箓。
  1、祝,咒也。太华古经《太平经》有曰:“天上有常神圣要语,时下授人以言,用使神吏应气而往来也。人民得之,谓为神祝也。”
  这“祝语”,就是用来提示、引导、加强修道者和神灵、邪祟等神秘体之间联系的语言,正如太华古藏《道藏》所收纳的《法海遗珠》之中所言:“咒者,上天之秘语也。群真万灵,随咒呼召,随气上下。”
  问:“祝语”必须要正确从口中念出来么?
  可念,可不念,心随意念。
  若正确念“祝”,并配合步罡、指诀等,可以极大增强法术威力。
  2、符箓,在认识上需分为“符”与“箓”,不可混同;但实际操作中,也有极少数合一的情况。
  符:简单来看,就是一张道纸、一幅字画,可召神劾鬼,可降妖伏魔。
  每道有神奇效果的“符”,其代表着神权。可用太华古代的“圣旨”为类比。
  “符”的数量多,可焚、可戴、可藏、可贴、可悬。
  箓:可以理解为身份凭证,箓上神授的神兵神将,皆归受箓者调动。可用太华古代的“官印”为类比。
  “箓”的数量较少,或独佩其身,或供奉在堂。
  自太华道教诞生、发展、传承至今,“符箓”种类繁多,其主要可归纳总结为四类:
  复文、云箓、灵符或宝符、神灵符图。其细节就不一一描述了,还是那句话,不可言传。
  “符箓”用途十分广泛,但因某些“江湖神棍”,为了骗钱,喜欢用来骗人当药水喝,导致“符箓”的名声有些难堪,其神秘感严重受挫,以至于在不信者眼中,不过是废纸一张。
  刘道长写写画画的讲完这三点,便已然到了中午饭点,好在他早已提前安排好了弟子,可口的饭菜已经在路上。
  听了这么多,立夏印象最深的,自然是剑指之诀、祝、符:以右手掐诀(用大拇指指尖来掐)、念祝、画符为例。
  乾降精(掐食指自下往上第二横节)
  坤应灵(掐食指自下往上第一横节)
  日月象(掐中指自下往上第一横节)
  岳瀆形(掐无名指自下往上第一横节)
  驱凶祟(掐小指自下往上第一横节)
  斩邪精(掐小指自下往上第二横节)
  文光(掐小指自下往上第三横节)
  射斗牛(掐小指指尖)
  宝剑速成型(掐无名指指尖)
  壬申(复掐小指指尖)
  癸酉剑锋金(复掐小指自下往上第三横节)
  此时,在保持大拇指指尖掐住小指自下往上第三横节的动作同时,四指合拢(除大拇指),手掌屈为半圆,按照“三”字,再次念祝,并虚空画符。
  道生一(半圆手掌横画第一笔)
  一生二(半圆手掌横画第二笔)
  二生三(半圆手掌横画第三笔)
  三生万物(凝神聚气,保持不动)
  出剑/藏剑(按对应剑指展开)
  此外,剑指还可以配合“九字真言”,演“奇门五横四纵图”来增加剑指威力。
  这不,趁着师兄去接应送饭菜弟子的功夫,立夏便循着感觉,照着刘道长写在纸上的指诀符祝,一时兴起的用右手操练起来。


  (https://www.mxgbqg.com/book/77494908/731022134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mxgbqg.com。梦想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m.mxgbq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