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想文学网 > 降帝 > 第九十五章 李氏的手段

第九十五章 李氏的手段


“父皇,儿臣想去鸿胪寺!”

  面对李从善说出的这句话,一些人高兴,一些人握紧了拳头,还有一些人缓缓地直起了身子。

  李璟从榻上缓缓直起身子,眼睛里透出些许疑惑,而后转为平静。

  可鉴于还要对陈秉烛有个交代,李璟并没有马上答应李从善这个要求,而是开口问道:“鸿胪寺有什么好?我儿为何要去那里?”

  鸿胪寺相比禁军,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。

  虽说鸿胪寺在此次国战中,作为使团前往吴越西府游说,寺卿辛集很巧妙地得知外边大军的坚定意志,于是,在敌国都城也展示出强硬的态度,迫使吴越方面不敢轻举妄动,为最后的胜利做了铺垫,但是,李璟并不认为这是鸿胪寺的功劳,靠几十个人的嘴皮子,在以后的战争中又能起什么作用?

  鸿胪寺在吴越的胜利,那也只是一件偶然事件,十不存一,纵观以往,使者有几个能活着的。

  什么两国交战,不斩来使,都是狗屁!

  只有强悍的兵力捏在手里,那才是万全的保障!

  李从善站起身来,这个南唐年纪最小的皇子,向李璟行了一套甚是繁复的礼仪,像是在彰显自己的决心。然后说道:“儿臣自知愚钝,也自知本性难移,叔父说的对,儿臣本就是个纨绔子弟,需要好好磨炼一番,才能成才。禁军节制,儿臣自知难当大任,故儿臣请求父皇允准臣去鸿胪寺历练一番。儿臣在吴越西府时,与辛寺卿相交,学到了很多东西,辛寺卿出身名门大家,才学贯绝五车,儿臣自知在西府学到的仅仅是皮毛,所以,臣要去鸿胪寺,拜师辛寺卿!”

  楚王殿下要拜师辛集!

  这说出来,多少有些不可思议。

  辛集是谁?

  一个黑面老道人,常年隐匿于金陵官场中,如果不是这次国战,怕是金陵都找不出他存在的必要。

  此人不涉党争,堪称金陵的一股清流,出身名门,倒也是拿得出手的东西,只是这么多年来,在鸿胪寺寺卿这个位置上,没有太大的建树。

  “辛寺卿是那辛集?”李璟微微眯了眯眼睛,试着问道。

  前些日子封赏,在名单上瞧见过这个名字,若不是如此,怕是李璟都不认得鸿胪寺寺卿是谁?

  “正是,辛大人出身名门,师从苏大儒!”

  “哦……”李璟饶有意味地应了一声,抚了抚颌下短须。虽然对辛集没有多大的印象,但李璟对苏大儒印象颇深,只是没想到辛集竟是苏无用的门生?

  “既然我儿愿意,那便去吧。”

  李璟又说道,话间还在时刻不停地注意一旁陈秉烛的神情。

  禁军不成,西山四营尚有商量的余地,可这鸿胪寺又算得了什么?

  李璟怕陈秉烛一个不同意,当即发作出来,可一直等到李从善接旨,陈秉烛依旧没有要站出来说话的意思,他只安安静静地坐着,眼眸低垂,瞧着地板,不知在想些什么。

  ……

  未至午膳的时候,陈秉烛走了,他没说一句话,甩甩衣袖就走了,只是临走前,将暖阁中的人物瞧了个遍。

  陈秉烛走后,楚王李从善也借口走了,今日他力排众议,似是也没有和他外祖父商议,便舍弃了禁军节制,而去选了让李景遂十分高兴的鸿胪寺。

  众人都知道,这祖孙两个今日回去,少不了争吵,解释和陈弊利害。

  等楚王和陈秉烛走后不久,燕王也借故说太极殿还有些要事处理,午膳也没来得及用,就退下了。现在,暖阁中就只剩下李璟,太子和李从固三人了。

  这父子三个相顾无言,太子李从睿一直跪坐在远处,烹水煮茶,殿内安静下来后,就数他那里发出的声响最大,茶壶里滚烫的水“咕嘟咕嘟”响个不停。

  氤氲而上的水蒸气,让二人瞧不清楚李从睿脸上的神情,只知他那一张脸黄的让人有些心慌。

  二皇子李从固从凳子上起来,坐在了榻上,那是原先陈秉烛坐的地方,开口问道:“父皇,儿臣有一事不明……”

  “陈秉烛他……”李璟哑然地笑了笑,忽而又摇了摇头,没等李从固说出自己的疑惑,他继续说道:“陈秉烛今日吃了个哑巴亏,以往在建州,他独善一身,全部事情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,外人可左右不了他的意思,所以,你奈何不了他……可今日不同,善儿是他唯一还在意的人,善儿的意图不是他能左右,决定的。朕想的是,善儿去鸿胪寺,应该是善儿自己的意思,事先也并未和陈秉烛通气,所以,当善儿提出要拜辛集为师的时候,陈秉烛并未出来阻止,因为他不敢肯定自己能完全改变善儿的主意,索性,他也懒得开口了!”

  李璟知道李从固要问什么,无非就是:事先因为禁军节制权的问题。为什么涉及禁军时,陈秉烛据理力争,势必要给自己外孙谋取最大利益?反观到了后面,陈秉烛却一言不发了?

  “那为什么我们不一开始,就把陈秉烛留在金陵,让他回不了建州?”

  李璟又笑了笑,站起身,活动了下筋骨,走至窗边,目光看向远方,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然后缓缓地呼了出来,说:“因为建州还需要陈秉烛,国战后,建州兵力疲惫,经济滞后,变成了一个烂摊子。只有陈秉烛回去才能让建州恢复正常,朝廷需要他帮助稳固建州,可朕又不想他马上回到建州,因为那样,凭借陈秉烛的能力,建州很快就能恢复过来,那不是朕想要看到的,朕需要陈秉烛陷在建州的泥潭里,无法自拔!”

  有那么一瞬间,李从固忽然明白了,为什么这个天下还是李氏的,为什么陈炳烛雄霸一方,到头来还是要被算计?这天底下最聪明的人,最善于算计,最善于权衡利弊的人在金陵。

  “唔,对了,固儿在兵部可还顺利?那些老家伙儿没出来为难吧?”李璟偏头问道。

  “还好,只是时日尚短,摸不清楚几位老大人的脾气,不过儿臣总觉得,兵部上下并不是一条心!”李从固如实答道。

  自那一场国宴上,李从固捡了一个漏,成了新晋的兵部尚书,这也有些时日了,日常与兵部同僚处事的时候,李从固还是发现了一些猫腻。以往一个官衙里面争权夺利,也是平常的事情,但李从固总觉得,兵部里面的一些人,过于显露了一点,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是哪一边的人。

  李璟笑了笑,重新坐下,招了招手,叫远处的李从睿又送过来一盏茶,然后,也不叫李从睿在远处跪着了,而是指着近处一个位置让他坐下。

  李璟看看李从固,又看看李从睿,说道:“现下,你们两个是朕最看重的两个人,一些话,当着外人的面不好说出来,今日,索性让你们提前知道一下金陵的朝局!”

  李璟知道自己在发布什么信号,他也明白今日过后,自己的两个儿子会做出怎样的举动来,但是李璟不后悔,因为他老了。燕王不可能一直坐在监国那个位置,南唐需要真正的一国之君出来主持局面。

  “咱们就从兵部说起,兵部自烈祖建国以来,就一直被牢牢地抓在我们李氏人的手中,可这种情况改变于七八年前,金陵韩家的力量膨胀得太快,以至于朕和你们的叔父都没有反应过来。至今日,韩家已经在兵部扎下脚跟,其中六成的官员全是韩熙载的门生,以往太平时,这种情况也太要紧,可你们也知道,今后这世道不会太平,用兵只会很频繁……”

  “国战上,原兵部尚书陈觉过于愚朽了些,对咱们下达的指令虽说也听,但他毕竟是韩熙载身边的一条老狗,若兵部一直受制于韩家,国亡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。所以,国宴上,事先由你皇叔安排,推荐安国朝出任兵部尚书,但韩家反制,情急之下,便推荐你去做了这兵部尚书!”李璟拍了拍李从固的肩膀。

  这么看来,李从固这兵部尚书一职还真是捡漏来的。

  原本皇室的打算是安国朝出任兵部尚书一职,说好听点是安国朝不属于任何一方势力,因为安国公府和齐王府相继倒台,安国朝效忠的只有皇室,说难听的就是,安国朝现如今是个孤家寡人,兵部交在他的手里,李氏很放心。

  但国宴上,韩家似乎也看出了皇室有意整顿兵部,削除韩家在兵部的影响力,于是力荐方焦儒任兵部尚书,但最终两两相持不下,由李从固捡了这个漏,说到底,还是皇室幸运了些。

  “官场上的争夺,明面上,暗地里,数不胜数,金陵朝局,世家把持,这不是空穴来风!”李璟很无奈,他摇了摇头。

  自古王朝,皇权在手,谁敢不听,一刀杀了就是。但在南唐,李璟不能,金陵世家影响的方方面面太多,李璟不能凭借着一把刀就将那些不听话的世家给杀了干净。

  “六年前,朕与你皇叔秘密筹建营署有司,如今,倒也算得上是制衡世家的一大利器,你们知道,金陵,繁华之都,纸醉金迷的地方。权力,地位已经不能让那些世家心动,唯有财帛动人心。朕只要把持住了世家金钱的来源,才有可能让他们乖乖听话!”

  


  (https://www.mxgbqg.com/book/48716998/88840480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mxgbqg.com。梦想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m.mxgbq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