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想文学网 > 重生:火热1990 > 第158章:这都是家人啊!

第158章:这都是家人啊!


  在台灯被撤除。
仅仅依靠自然光的情况下。
工人的产量还在上升。
这就让人非常的费解。
与管理学上的理论发生严重冲突。
好的环境,产量是应该上升,无须质疑。
否则也不会花大价钱建设更好的厂房。
但现在的问题是。
环境变差了,怎么产量还上升呢?
不单单工厂老板对这个结果懵逼。
在车间内的教授与专家也懵逼。
为什么,凭什么?咋搞的想不明白。
随后。
教授专家等人,又在车间内来回折腾台灯。
无论是变亮还是变暗。
相比较之前,生产效率确实是一直上升的。
最后有教授发现。
无论你是调不调灯的亮度,还是转变灯的角度。
或者你干脆摸一下灯。
都能让工人生产效率提升。
哎呀我去,这特么变成神灯了!
实验陷入了停顿,研究陷入了泥潭当中。
单纯的从数量关系上找管理学的规律,进入一条死胡同。
后来。
这些教授就找了一个高人。
一个心理学教授。
试图从管理学框架中走出来,让别的学科来解释解释这件事情。
这个心理学教授听完这个实验后。
直接说了一句特别精髓的话:这事和灯没有任何关系。主要是人的心理状态。
在此之前。
搞管理的人,从来不关心工人的心理状态。
所有的管理者都是满脑子的标准生产流程,质量,考核,业绩。
也就是现在柳条,王明珠等人的状态。
根本没想到过被管理者,也就是工人,是一个人啊!
这些工人都是有心理需求的。
这个心理教授指出:这事跟灯没关系,跟数字公式更没关系。
就是一个心里需求。
现在回想霍桑工厂整个实验,就会发现:
这些工厂里的工人,每天忙忙碌碌的上班,默默无闻的度过了青春。
他们像蚂蚁一样每天工作。
没人在乎他们的喜怒哀愁。
没人关心他们的生老病死。
所以,这些工人感受到生活很无趣,很无聊,很无望。
接着便是状态下降,业绩下降。
现在突然有一天来了一群专家教授,穿西装打领带,拿照相机记录板。
要写工人的名字,要记录他的工号。
还要拍一张照片,要研究他的工作,关注他的业绩。
更扬言,这项实验会被写入书本中。
所以,这些工人就感觉自己被关注了,被关心了。
自己的生活有意义了,自己的付出有价值了。
这种意义感和价值感点亮了他们的热情。
于是,这些工人的生产效率就上升了。
心理学教授大胆假设:只要工人面前站着一个教授专家,效率马上就上去。
进一步假设:根本不需要专家,只要找几个混混,穿西装扎领带,挂上工牌,上面写上“XX大学教授”
往那一站,业绩就能上升。
最后工厂搞了一个小房间,里面站着几个假扮专家教授的人。
让全工厂的工人都轮流进入房间工作。
神奇的现象发生了。
只要进入这个房间,工人的生产效率就开始上升。
出了房间,生产效率就下降。
所以,霍桑实验给管理学一个重要提醒:“人的精神状态才是管理的关键变量。”
真正的业绩输出,来自人的精神状态的改善。
那么怎么去改善呢?
这就需要管理者的关心和关注。
在这个实验之后,心理学教授写了一本书叫《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》
在霍桑实验之前。
以前管理者都在研究怎么做事,研究标准流程,制作数量公式,寻找最大值最小值。
霍桑实验之后,发现这完全不对,思路有一定的错误。
应该研究怎么样让工人满意,建立信任,形成忠诚,振奋一个人的精神。
怎么样让一个人愿意付出。
在后世,作为一个管理者,如果不懂点心理学。
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领导。
现在。
武长风的工厂和霍桑工厂出现了同种问题。
自己虽然不是专家教授,但起的效果是一样的。
有问好,有关心。
还询问工人有什么困难需要工厂来解决。
工人们得到了关心,所以在过去的一个小时内,产量开始上升了。
柳条在一边不断的问着:“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武长风反而问道:“你一天有多少时间是在车间内晃悠的?”
柳条很是诚实的回答:“哪有时间啊,再说了,下面的组长都很自觉管理的。”
“那就是也没有关心过工人的心理状态?”
“我为什么要关心工人的心里状态?我又不是半仙,怎么知道工人在想什么?”
武长风笑道:“那你知道为什么产量会提升吗?”
“你不说我怎么知道,我都是跟着你学习的。”柳条撅着嘴。
武长风长叹一声:“原因就是我刚才的问题。”
“什么!”柳条惊呼:“简简单单问个好,就能让生产效率提升?”
武长风点点头。
随后对着柳条说起了霍桑实验。
从头到尾的讲述一遍。
让柳条听的极为震撼。
但柳条不解:“这岂不是证明你定下管理制度是错误的吗?”
“不,制度没有错,就是执行的时候需要一点温度。”
武长风继续说道:“这么说吧,管理制度是基石,让工人获得心里满足,感觉自己被关心了,是上层建筑。”
“精神状态提升了,生产效率就上来了。”
“好比……”武长风摸摸下巴:“你上学的时候老师关心你的学习成绩,你肯定在心里非常感动,暗暗发誓好好学习,不辜负老师一片赤诚之心。”
“虽然你可能过后就给忘了,依旧把老师气的半死。”
柳条捂着嘴咯咯直笑:“那我知道了,我会抽出时间多多在车间和工人交流。”
“这只是一方面。”武长风说道:“以后对管理者定下一个制度,每天都要抽时间和底层工作人员进行沟通。”
“说白了,就是扯家常,这项工作无关生产,无关本职工作,就是聊天而已。”
柳条点点头:“倒是可以执行下去。”
武长风看了看车间的工人:“还有,反正工厂距离县城很近,搞一个文教中心。”
“什么篮球场,兵乒球等等,小孩子爱玩的东西。”
“家里有孩子没法照看的,都可以送过来。”
“这也是关心职工的一种。”
“时不时请个老师搞点文艺活动,这费用咱们出的起。”
“总之,让工人感受到一种,我们之间不是雇佣关系,而是家人。”
“对。家人!”
说到这里。
武长风自己都笑了。
在后世,家人这个词纯纯是割韭菜啊。
最后,武长风说了一句话让柳条奉为信条的话:
“管理就是铁拳与人性化齐头并进!”
指点了柳条管理思路后,武长风直接撒手不管了。
来到工厂另一角。
准备开启自己另一份事业!


  (https://www.mxgbqg.com/book/23888518/65484315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mxgbqg.com。梦想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m.mxgbqg.com